一、加大转移就业力度,拓宽就业渠道。与省内外劳动力富集地区形成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建立“订单式”、“定向式”劳务输转模式,促进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今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约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0亿元。
二、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就业帮扶基地(车间)建设,支持创业实体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全县新注册成立各类用工主体1700余家,新增11家就业帮扶基地(车间),吸纳劳动力4000余人(含脱贫劳动力184人)。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成功举办直播探岗活动3场、现场招聘会16场,提供就业岗位25569个。通过免申即享、上门服务的经办模式,为239家企业发放企业稳岗补贴152万元,惠及企业职工3500人。
三、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就业质效。联合县级相关部门,通过培训意愿调查,以多批次、小班次的“袖珍班”模式到村、到组、到家门口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开展家政服务、电工、“米仓山茶人”劳务品牌等培训3550人次。组织我县部分优质创业项目参加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百年匠心传承”项目获得乡村振兴赛道全国优秀奖,“长氢腾—氢生活绿色融合示范引领者”项目获得全国“创翼之星”奖。
四、突出就业帮扶措施,兜牢就业底线。优化失业保险经办流程,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开展领金失业人员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跟踪服务,帮助尽快实现再就业。目前我县失业保险领取人数165人。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492人,预计年内共发放补贴1700万元。会同有关部门及乡镇,采取免申即享的形式,充分核实脱贫人口外出务工情况,做好跨区域务工交通补助核发工作。年内为1.4544万名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发放交通补助1317.89万元。
五、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就业体系。研究制定《旺苍县深入推进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新建人社标准化服务网点150个,建成后全县人社服务网点共计224个,覆盖率达到80%。按照标准化零工市场要求,建设旺苍县零工市场、马家梁社区零工驿站,开展求职登记、岗位信息发布、零散工招聘等业务,将用工对接平台延伸到社区。推进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劳务经纪人167名,常态化开展劳务对接工作,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劳务信息不对称、服务管理不规范等难题。(旺苍县人社局 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