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建立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责任网格,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将主要粮食作物播种任务分解下达到村户,及时掌握并督促播种面积、播种进度,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耕地保护巡查机制,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遏制耕地“非农化”。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整合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力量,入户走访大力宣讲耕地保护政策,广泛宣传解读耕地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引导种粮主体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截至目前,已开展入户宣传600余户,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的保护耕地意识,增强了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三是强化整改整治。严格落实“田长制”要求,实行镇、村两级田长定期巡田制度。扎实开展违规占用耕地整改复耕,明确耕地“非粮化”整改范围,有序恢复播种,完成耕地“非粮化”问题图斑整治。
四是强化问责问效。镇纪委对督查中发现整治工作不到位、工作进度滞后等问题,约谈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明确整改时限,确保全镇“非粮化”整治工作全面落实落细。(木门镇 李洪全 廖伶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