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农业
编辑:管理员 来源:# 发布时间:2008-04-08 00:00:00 浏览次数: 分享:
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具体指导下,我县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粮油生产发展,农民收入提高  
    近年来,我们坚持“稳定粮食播面,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经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工作思路,综合应用先进的农耕、农艺配套措施,努力防御干旱、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加强农业技物配套服务,实现了粮、油产量和农民收入的逐年递增。“九五”末,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9万吨,油料0.46万吨,分别比“八五”末增长14.4%,5.0%。其中:水稻7.23万吨,小麦4.04万吨,玉米4.13万吨,薯类3.11万吨,豌胡豆0.26万吨,小杂粮0.23万吨。农业产值(按90不变价)达6.0亿元,比“八五”末4.3亿元增加39.5%,年递增6.9%;种植业产值(按90不变价)2.95亿元,比“八五”1.7亿元增长73.5%,年递增11.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700元,比“八五”末987元增长72%,年均增加142元。  
二、加强农田建设,生产条件改善  
    长期以来,我们积极争取各种项目资金,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性,大唱改土“四季歌”。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改土打田热潮,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仅“九五”期间,全县农业系统共争取各种国家无偿资金1650万元,比“八五”期间增长50%。其中以工代赈资金940万元,粮食自给工程项目资金360万元,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资金35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土6.6万亩。目前,全县稳产高产基本农田达到15万亩,人均占有0.4亩。  
三、突出设施栽培,发展蔬菜生产  
    “九五”初,我们选择棚室蔬菜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发展我县“高效”农业的突破口,蔬菜生产得以长足发展。“九五”末,全县新建蔬菜大棚达到700个,小拱棚1450亩,全县蔬菜社会种植面积达47500亩,总产量16.2万吨,其中,专业商品菜地1900亩,总产量1.24万吨。公铁路沿线的专业商品蔬菜地和南北二山中心地带(张华、木门、国华、英萃、五权、高阳)的二、三线蔬菜基地格局基本形成。  
四、发展多经生产,调整农业结构  
    “九五”以来,全县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生态农业的要求,充分利用土地、水源、光照、土壤等农业生产资源,立足财政增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全县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到“九五”末,我县北部山区以杜仲、银杏为代表的中药材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核桃、板栗基地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公铁路沿线的伏季水果带建设(桃、李、樱、桃、枇杷等)已完成规划设计,开始启动。南山地区的庭院经济建设正蓬勃发展。种植业内部的粮经结构比为5:1。“九五”末全县油料作物产量达到0.46万吨,蔬菜产量16.2万吨,烟叶0.16万吨。水果产量0.6万吨,茶叶总产量0.04万吨,其中,细茶142吨。  
五、推广农业技术,提高种田水平  
    近年来,我县加强了粮油生产十大增产技术(良种、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旱育秧、模式栽培、旱地改制、两季田固定厢沟双免耕、药剂拌种、科学施肥、IPM病虫综合防治)的培训推广和普及应用,茶果生产加强了高接换种、低产茶果园改造、果树常规管理(嫁接、定干、施肥、防虫治病)的技术培训推广。“九五”期间粮油生产成功地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普及水稻品种巴西陆稻、K优047、Ⅱ优503、Ⅱ优681、D优162、岗优725、岗优151等15个品种,成功引进晋单33、成单18等玉米良种。小麦换种96-12、336、绵农3号、4号,全面完成川麦系列品种替换绵系退化品种,双低油菜推广普及率达到30%,水稻良种率达100%,玉米良种率达到45.8%。蔬菜生产引进新品种134个,茶果生产引进丰水梨、脆香甜柚、洞庭枇杷、湖顶大白茶叶等新品种23个。推广普及活力素、通丰二0、云大120、艺精等农作物生长调节剂、生物肥、微肥15个。全县粮食由长期短缺达到基本自给。  
六、加强农经管理,落实农村政策  
    全县完成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续签工作,加强了农民负担监管,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宣传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一系列农村政策,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 

 
主办:中共旺苍县委 旺苍县人民政府 电话:0839-6213300
蜀ICP备2021011089号-1    川公网安备 51082102000001号
网站管理:中共旺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四川好亦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