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杨古雪世系与年谱简编
王 勇
一、杨古雪与《古雪集》
杨古雪(1773-1817),名继瑞,字明霞,自号古雪女史、西川女史,清代女诗人、词人、画家。祖籍四川广元县长东路高城堡(今旺苍县普济镇),后迁南江县长池坝(今南江县长池镇)。杨古雪十九岁时,出嫁于遂宁张顾鉴(时任云南开化知府)的三儿子张问莱(字寿门,号旂山)。
清代遂宁张氏家族,名扬巴蜀,领一代风骚,为古今中外诗坛所罕见,从张鹏翮至张船山,张氏世代诗学传家,仅有诗文流传至今者,多达50余人,是名符其实的“诗人世家”,人称“一家男女尽能诗”,特别是张问陶(船山)是清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文人。张问陶家里出现了世界诗坛罕见的“三双伉俪(三兄弟三妯娌)诗人”,即张问陶及其兄问安、弟问莱、嫂陈慧姝、妻林韵征、弟媳杨古雪。这个诗人世家各以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诗坛上占有一席地位,成为中外诗歌史上的一大佳话。
杨古雪生平事迹见《全清词钞》《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保宁府志》《遂宁县志》《益州书画录续编》《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巴蜀文化大典》等书;钱仲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胡传淮《芝溪集》《蓬溪诗存》等书均有传。
古雪幼时随父就读于纳溪学署,天资聪颖。四岁识字,十岁知声律,习诗作文。师夸有“咏絮”之才,遂赐号“古雪”,本谢道韫咏雪意。十九妙龄与才子张问莱结为伉俪。夫妻恩爱,生活惬意,古雪与亥白、船山兄嫂姊妹常有诗词唱酬。古雪钻研诗词,兼工书画,并喜刺绣,尤长花卉仕女及山水,《益州书画录续编》云:“能诗兼工书画,有《烟雨楼》画幅传世,极飘缈之至,题跋亦隽雅”。古雪词,风格婉丽,写景佳美,含蕴无尽。清代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18《清闺秀词》称古雪词《伤情怨》“尤隽峭者”。况周颐《玉楼述雅·杨古雪词》云:“西川杨古雪诗余一卷。《蝶恋花·春阴》、《买陂塘·西泠送春》,两词佳境,渐能融婉丽入清疏。《买陂塘》处韵十三字,余尤喜之。”
《古雪集校注》由潇湘(王勇)等以遂宁市图书馆和旺苍民间收藏的杨世焘刊印本《古雪集》抄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在《古雪集校注》出版以前,遂宁张氏诗人大多已有作品集公开出版,而杨古雪的诗词作品仅有手抄本和刻本,部分作品散见于一些诗词选本、地方史籍或者他著转录;专门研究杨古雪诗词的论著更是没有,仅有很少的评介文字或者前人的点滴论述夹杂于其他著述之中。本书是对《古雪集》的首次整理、校注和出版,是目前公开出版的第一部最为全面的杨古雪作品集,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和意义。
杨古雪诗词具有比较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古雪集校注》对研究清朝中后期的川北历史风貌,如白莲教在旺苍乃至川北的活动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参证价值;对丰富和发掘旺苍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研究杨玺在四川纳溪、潼川和江苏六合、泰安、苏州等地的活动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研究遂宁张氏家族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张氏家族成为“诗人世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张问陶等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遂宁地方文化的发掘也具有较大的价值;对杨古雪生平的主要活动区域江浙一带的历史文化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为丰富相关区域的地方文化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史料;对研究杨古雪诗词中关涉的四川、江南历史文化名人和地方风物具有参考价值;对研究清代中后期川北、江南的地方民俗风情具有参考价值;对研究清代中后期诗词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杨古雪诗词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对促进川北和江南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古雪集》中很多作品诗词艺术价值较高,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二、杨古雪世系
据旺苍县地方史志、普济镇《杨氏族谱》以及相关资料记载:杨氏祖先于元末明初“湖广填四川”时迁入四川,世代繁衍,成为当地书香望族。其远祖为东汉弘农太尉杨震,先祖为江西吉水县湴塘村的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诚斋),迁入旺苍的第一代(按杨氏续谱为第九十三世,本文以入川后标记世系)为杨通(号徳海)。
杨通入川后居普济三公祖坝,生养三子,分外三大房,相传以先世功名进士甲数论定房秩,长房为三甲,居九曲坡(今旺苍县普济镇);次(二)房为六甲,居黄洋场(今旺苍县黄洋镇);三房为九甲;居响水溪(今旺苍县万山乡)。并铸铜佛三尊,三房各执其一为本支标记,长房执观音,二房执文昌,三房执玄帝。长子杨鉴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因军功授南京镇西卫万户侯,永乐十年终于任所。次子杨钰授北京大兴卫万户侯。三子杨铭正德间调授大兴卫万户侯。杨古雪第二代祖为长房三甲杨鉴。
杨氏入川后的第三、四、五代族谱断代,无从查考。
杨古雪第六代祖有杨表、杨俊和杨训(号仙岗)三人,杨古雪为杨训后代。
杨古雪第七代祖有杨文林、杨文玉、杨文华、杨文辉和一出姓何家者等五人,除杨文林外,其余四人后裔不明。
杨古雪第八代祖有杨友恭、杨友俭、杨友让等三人,杨古雪为杨友俭后代。
杨古雪第九代祖有杨显明、杨显荣、杨显业、杨显祖和杨显宗等五人,杨古雪为杨显明后代。杨显明墓在九曲坡寺沟里,杨显明妻仲氏墓在小岭子湾。
杨古雪第十代祖有杨魁龙和杨现龙,杨古雪为杨魁龙后代。杨魁龙墓在寺沟里,杨魁龙妻何氏墓在两河口。
杨古雪第十一代祖有杨彦红、杨彦彬和杨彦彩等。杨彦彬为杨古雪祖父。杨玺生母为王氏,因养育杨玺受到诏封。
杨古雪父亲杨玺有杨壁、杨瑾、杨玺三兄弟和三个妹妹。
杨古雪父亲杨玺(公元1734-1806年),字辑五,号瑞图,晚年号瑞斋,广元县高城堡九曲坡人(今四川省旺苍县普济镇九江村)。杨玺父亲杨颜彬务农,生有三子,杨玺最幼。杨玺少年时就读于本地白云寺,18岁时考中秀才,不久补校官弟子。26岁中乾隆庚辰(公元1760年)科举人,大桃二等。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选授四川纳溪县教谕。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升任四川潼川府(今三台)教授。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改授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知县。安东地势低下,处于淮河下游,常遭水患,杨玺于上游开河引水,百姓深受其利。后署江苏省六合县知县,又调署泰州(今江苏泰安市),使泰州政通人和。当调甘泉(今江苏江都)时,泰州父老于道路上跪留,于是留任一年。后经吏部引荐,升任苏州督粮同知。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六月,调太仓(今江苏太仓市)任知州。同年十月,升为苏州府水利同知,后任松江府(今属上海)知府。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淮扬水患,奉命查勘桃园、东台灾情,因中暑和劳累卒于任所。嘉庆《四川通志》有传。
杨玺有妻赵氏和何氏。杨古雪母何氏,知书。何氏为杨玺续妻,后随妻迁娘家今南江县长池坝元山寨。
杨古雪兄妹共五人,杨古雪居第四。长兄杨继旦,次兄杨继曙,均早殇于纳溪县。
杨古雪三兄杨继晓系国子监生,被入川的白莲教斩杀。杨继晓墓在今南江县长池坝元山寨侧。
杨古雪五弟杨继昂,字廷贤,号冠山,为拔贡生,著有《冠山诗集》;其妻高浣花,女诗人,著有《倦绣吟》、《鹃血余草》(著名书法家梁同书序、张船山夫人林佩环题额)、《周易述解》、《诗史评札》、《杜韩诗选注》等。续妻蒋小溪亦为诗人。
杨继昂儿子杨世焘(女诗人高浣花子,号聋山,妻何庆媛)在旺苍九曲坡为杨古雪刊印《古雪集》。杨世焘有子杨诗杜,杨诗杜有子杨书坤,杨书坤有子杨惠远、杨安远和杨国远。杨惠远有子杨传新;杨安远有子杨传徳(随母迁娘家长池红岩湾),另有四女;杨国远有子杨传林,随母出姓于南江县下两乡。杨传徳有子杨家兴、杨家富和杨家贵三人,杨家兴有杨忠荣、杨忠国二子和杨忠华、杨忠兰、杨忠英三女;杨家富有杨勇、杨忠林二子和杨忠惠、杨忠秀、杨忠琼、杨玉梅、杨玉林五女;杨家贵有子杨忠志和女杨忠香,至今均生活在南江县长池镇一带。
杨古雪与张问莱有子张知训。
三、杨古雪年谱简编
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公元1773)
六月十一日,杨古雪出生于四川纳溪县学署。将诞生之夕,“何太恭人梦大士(观音菩萨)绷玉孩置怀中,觉而宜人生。”(何庆媛《诰封宜人张母杨太宜人传》)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公元1774年)
杨古雪成长于纳溪学署。
张问安与江西南安府(治今江西大余)同知陈亿女陈慧姝(字緗箬,浙江海宁人,生于公元1775年十一月二十三)结婚。
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
杨古雪成长于纳溪学署。
正月十八日,张问莱出生于湖北荆门。其父张顾鉴时任荆门直隶州知州。
张问莱,字承祖,又字寿门、蓬樵,号旂山,张鹏翮之玄孙,船山季弟。问莱官浙江侯补主簿,署嵊县典史、鄞县典史、吉安县县丞、太平县县丞、余杭县县丞,加捐五品衔,在浙江为官十五年,廉洁有声,后乞养归蜀,卒后夫妇均葬两河口祖茔。
问莱工诗善楹联,与著名学者梁同书系忘年之交。梁同书以书法名重天下,工书能诗。张问莱与著名诗人吴锡麒、石韫玉等也时相唱和,吴锡麒《有正味斋诗集》中有赠张问莱诗。吴锡麒在《古雪诗钞》序中说:“余在都下,与张船山侍御为莫逆交……读其诗如龙跳虎卧,令人色然而骇。……后交其弟旂山,旂山来官于浙,余亦乞养还里,因得常常见之。既读其诗,并读其古雪夫人所为诗,然后知闺门之中,风化所始,要必出之至性至情者为足贵。”清代诗人张青选(广东顺德举人、官至湖北按察使)撰有《旂山小传》,载于《遂宁张氏族谱》卷二。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
杨古雪幼年随父于纳溪学署。四岁,父母教其识字。
同年,张顾鉴署黄州府通判,未抵任改署汉阳府同知。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公元1777年)
杨古雪就学于纳溪学署。
七月,张顾鉴升任云南省开化府(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开化镇)知府。路途遥远,不能带家眷赴任,张问莱兄弟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公元1778年)
杨古雪六岁,父杨玺授“内则”“女诫”,能够通其大意。
三月,张顾鉴抵云南开化府。九月,“以荆门任内失出案(重罪轻判)被议离任,旋得软脚病,留滇五年,不能赴部,因致仕。”(《张氏族谱》卷四)
张问莱兄弟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公元1779年)
杨古雪七岁,随三兄诵读“四书”“五经”和唐诗,一经讲解,则有所悟。
张问莱兄弟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公元1780年)
杨古雪就学于纳溪学署。
张问莱兄弟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公元1781年)
杨古雪就学于纳溪学署。
张问莱兄弟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
杨古雪十岁,知诗词音律,朗诵吟咏,铿锵有声,习诗作文,词意出众,老师夸其有谢道韞一样的“咏絮”之才,父母屡试,应对如流,于是根据谢道韞咏雪之意,赠号“古雪”。
张问莱兄弟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公元1783年)
杨古雪十一岁,“病气疾甚剧,忽睹大士现前,光明洞耀,呼与语,心顿开壑。疾疗而学亦大进。”(何庆媛《诰封宜人张母杨太宜人传》)
九月十五,张问安妻陈慧姝病卒于湖北汉阳,时年29岁。
十月,张顾鉴由云南开化府返回汉阳。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公元1784年)
杨古雪就学于纳溪学署。
三月,张问陶(船山)离开汉阳赴京。在北京与周东屏(名兴岱,涪州人)长女完婚。
闰三月丁巳,杨古雪长兄杨继旦卒葬于纳溪县城外玉林寺侧学署前。杨继旦,乾隆癸未冬生于旺苍县九曲坡茶溪沟,无字,未娶而卒。
乾隆五十年乙巳(公元1785年)
杨古雪就学于纳溪学署。
张问莱随母寄居汉阳。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公元1786年)
正月十五日,张问陶与妻周氏、女阿梅抵达汉阳。二月十八,和父母、兄弟等沿长江西上同归四川遂宁。张顾鉴旧交湖北巡抚吴垣(字树堂,今山东无棣人,入赀兵部郎中,历任广西、湖北巡抚)以千金相助,方得成行。
五月初,张问莱一家经重庆由嘉陵江入合州(今合川)、梓潼宫大佛寺(今潼南)、安居抵达遂宁。
杨古雪就学于纳溪学署。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公元1787年)
三月初二,杨古雪仲兄杨继曙卒葬于纳溪县城外玉林寺侧学署前。杨继曙生于乾隆丁亥四月初九,字艾亭,聘合江榕子山人董新策之女,未娶而卒,著有《爱日堂文稿》。
杨古雪十五岁,父亲杨玺调任潼川府(今四川三台县)教授,将她兄(杨继晓)妹送回老家南江县长池坝,聘请名师教导,闺中才女渐已闻名。
九月,张问陶与林颀(字韵徴,号佩环)在成都通省盐茶道署结婚。
乾隆五十三年戊申(公元1788年)
杨古雪十六岁,随母居于南江县长池坝元山寨。
张问莱随父母居于遂宁。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公元1789年)
杨古雪十七岁,随母居于南江县长池坝元山寨。
张问莱随父母居于遂宁。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公元1790年)
杨古雪十八岁,随母居于南江县长池坝元山寨。
张问莱随父母居于遂宁。
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公元1791年)
秋,杨古雪十九岁,与张问莱在遂宁完婚。时兄张问安游于粤东,张问陶宦京邸,杨古雪夫妇僦居遂宁城北嘉禾桥。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公元1792年)
杨古雪、张问莱夫妇居于遂宁,奉养父母。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公元1793年)
杨古雪父亲杨玺改授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知县。安东地势低下,处于淮河下游,常遭水患,杨玺于上游开河引水,百姓深受其利。
杨古雪、张问莱夫妇居于遂宁,奉养父母。
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公元1794年)
杨古雪、张问莱夫妇居于遂宁,奉养父母。
乾隆六十年乙卯(公元1795年)
杨古雪、张问莱夫妇居于遂宁,奉养父母。
嘉庆元年丙辰(公元1796年)
二月,湖北襄樊一带爆发以王聪儿为首的白莲教起义。
春,张问莱以第一名入泮。
九至十二月,四川达县、宣汉、通江、巴中等地白莲教大起义,川楚白莲教烽烟弥漫。
十二月十二日,张顾鉴病逝,享年76岁。“镜千太守之卒也,左右无人,凡侍疾治丧,宜人皆躬任之。既殓,旂山始归自成都,又五日亥白自京师归。明年船山在都闻讣奔丧,人咸谓宜人以妇而尽子职,仿古孝妇奚让焉。”(何庆媛《诰封宜人张母杨太宜人传》)
嘉庆二年丁巳(公元1797年)
杨玺署江苏省六合县知县。
张问莱夫妻居遂宁丁父忧。
五月,湖北白莲教义军入川,在四川宣汉川楚义军汇合,扎营三十里,拥众数万。杨古雪夫妇奉张母周太恭人在遂宁山中避乱,几及于难。
十一月,安葬张顾鉴于蓬溪两河口祖茔,张问安、张问陶、张问莱合撰《朝议公行述》,述其父生平事迹。
腊月初四,湖北教军王聪儿、高均德、姚之富、张汉朝等率军由陕南经大黑潭(今旺苍县大德乡)、水磨(今旺苍县水磨乡)、徳山(今旺苍县大两乡)、木门(今旺苍县木门镇)等地同时向高城、通坪集结,准备经旺苍坝向川西发展,在高城与通坪之间的九曲坡遭到何献瑞、杨继晓等所率乡团四百余人阻击,教军将其四面夹击,通坪堡团首杨噚、邓永兴率乡团助战也被围困,激战半日,乡团伤亡过半,为首者杨噚、杨继晓被擒获斩首。
杨古雪母亲何太恭人藏匿于今旺苍县普济镇寺沟里深山中。杨古雪闻家兄死难,于是派人经三昼夜将母亲和五弟杨继昂接至遂宁。
嘉庆三年戊午(公元1798年)
张问安奉母就养京华。
九月,杨古雪偕夫送母、弟(杨继昂,字廷贤,号冠山,系拔贡,著有《冠山诗集》)赴江苏六合县家大人官舍。杨古雪作有《别家园姊妹偕夫子寿门问莱归宁家大人六合官舍》。在赴江南途中,每临胜地,即吟诗抒怀。途中作有《进峡》《白帝城怀古》《琵琶亭》等诗。
冬,抵江苏省六合县。杨古雪作有《抵六合县署》。
杨古雪继续钻研经史,在父亲官舍居住两年。
嘉庆四年己未(公元1799年)
杨古雪夫妇居江苏六合。
嘉庆五年庚申(公元1800年)
正月,白莲教义军从四川定远(今武胜县)渡过嘉陵江,由蓬溪向遂宁、射洪、盐亭、三台、乐至等县蔓延。
二月,张问莱入资浙江候补主簿,分发杭州,杨古雪随夫赴任。自六合至杭州,途径各地,均有诗纪事。在杭州,她拜谒岳飞、于谦墓,多有《望栖霞》《岳王坟》《于忠肃公墓》等正义诗作。对曾在浙江作过巡府的吏部、刑部尚书的丈夫高祖张鹏翮(卒谥文端公)遵礼晋谒,作有《拜先文端公遗像,像在西湖》。杨古雪随夫到浙江赴任后,赋诗填词不止,其诗词清婉,情感丰富。《柳浪闻莺图》《满江红·过林和靖先生墓,次香岩词韵》《买陂塘·西泠送春》为这一时期作。
十月,张问安从成都经水路送母出川至京师张问陶处。
杨玺调署泰州(今江苏泰安市),使泰州政通人和。当调甘泉(今江苏江都)时,泰州父老于道路上跪留,于是留任一年。后经吏部引荐,升任苏州督粮同知。
嘉庆六年辛酉(公元1801年)
张问莱署嵊县(今浙江嵊州市)典史。杨古雪作《嵊山尉署对梅花作呈夫子》勉励张问莱清白为官。
是年,杨古雪夫妇结婚十年生子知嵊,但十二日即夭折,杨古雪作《哭亡儿知嵊》。
嘉庆七年壬戌(公元1802年)
杨古雪与张问莱居嵊州。
嘉庆八年癸亥(公元1803年)
六月,杨玺调太仓(今江苏太仓市)任知州。
同年十月,杨玺升为苏州府督粮水利同知。
嘉庆九年甲子(公元1804年)
白莲教起义失败。
秋,张问安奉母辞别船山,由京师沿京杭大运河南下杭州,经通州、天津、河北沧州、山东德州、临清、江苏淮阴、扬州于十月抵达苏州。杨古雪夫妇专程至苏州迎接,从嘉庆三年分别已达八年。杨古雪作《闻太夫人自京师南下,赴苏迎谒,途中即事》。
十月,苏州小聚后,杨古雪夫妇和张问安奉母至杭州。杨古雪作《喜太夫人至吴门,随侍抵浙,途中率呈》。到杭州后,杨古雪夫妇和张问安陪同遍游杭州名胜。
嘉庆十年乙丑(公元1805年)
春,亥白奉母由杭州返蜀,杨古雪作《太夫人将返里门恭呈》。张问安奉母北上镇江,溯长江于四月抵成都。
七月,张问莱权浙江新河县县丞。
嘉庆十一年丙寅(公元1806年)
八月,父亲杨玺在淮扬水患时,奉命查勘桃园、东台灾情。
九月初八,杨玺因中暑和劳累卒于任所,享年72岁。杨古雪闻讣往视含殓,亲为经其丧,俾弟杨继昂扶榇归蜀,作长诗《述徳诗(并序)》志哀云。
嘉庆十二年丁卯(公元1807年)
杨古雪母亲和弟弟送父亲灵柩归蜀。父亲归葬南江长池元山,钱塘吴锡麟志墓梁同书书丹。杨古雪作有《展先大人墓》
嘉庆十四年己巳(公元1809年)
春,杨古雪将其作品刊印成《古雪诗钞》一卷、《古雪词钞》一卷,书前有诗人吴锡麒、学者梁同书、状元石韫玉、名士徐步云所作序言,书后有王慧云女史所作跋语。杨古雪将诗稿、词稿分送父亲生前友好。
《己巳十月嘉禾署中预祝太夫人寿诞同城文武及四方宾客毕集恭记一章》。
嘉庆十五年庚午(公元1810年)
七月,船山出任山东莱州知府,杨古雪作《和仲兄船山太守出任山东莱州知府》诗四首。
是年,张问莱卸去浙江嘉兴尉,临行,送者万人。
嘉庆十六年辛未(公元1811年)
杨古雪夫妇居杭州。
嘉庆十七年壬申(公元1812年)
春,船山辞去山东莱州知府,寓居江苏苏州虎丘。杨古雪作《韵徵三嫂自山东随仲氏引疾南来,已至吴中,却寄》。
梁同书九十岁,其夫人汪氏九十一岁,高龄夫妇,齐眉健在,大开寿宴,张问莱特撰联贺梁同书夫妇九十双寿,联曰:“人近百年犹赤子;天留二老看玄孙。”此联最早载于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三,梁章钜在《楹联丛话》卷九中,评此联云:“时人称其工切。”联中字字扣题,平中见奇,不事雕饰,明白自如,以“玄”(黑色)对“赤”(红色),字面更觉工整,《名联鉴赏词典》也录入此联。
腊月,杨古雪夫妇得子知训。《四十初度偶成》注有:“去腊生知训。”
嘉庆十八年癸酉(公元1813年)
六月,杨古雪四十初度,亲友祝贺,喜气盈门,吟成长诗。
嘉庆十九年甲戌(公元1814年)
三月初四,张问陶病逝于苏州山塘街青山桥,享年51岁。
八月,蜀中大饥,杨古雪母亲得瘫痪之疾病,夫妇自杭州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返回旺苍,长途七千里,路上多赋诗纪事。
十月二十九日,杨古雪夫妇抵四川省南江县长池故里,拜见分别八年的老母。其母患眼疾失明,闻女儿归来,喜极而双目复明。
早年,杨古雪有一义婢赵红梅,侍杨古雪多年。嘉庆二年死难,埋骨茶地沟荒郊。杨古雪从杭州归宁,夜梦红梅为她沐浴、洗脚,亲如往昔。杨古雪深感义重情深,死犹相依,次日踏寻亡婢墓地,为之祭扫,并雇人垒墓立碣,亲撰墓志,题墓联云:“人生有死君偏惨,异地招魂我更悲。”题额云:“想象芳踪”。又题诗云:“红梅侠骨早流芳,九曲坡前即北邙。只恐年久埋荒草,为留小碣立斜阳。”
十二月初五,母病愈后,杨古雪随夫去成都见张太夫人,十七日抵达成都玉带桥张问安寓所,为张太夫人上寿。
嘉庆二十年乙亥(公元1815年)
正月初五,张问安病逝于成都。二月,归葬于蓬溪两河口祖茔。张问安一生二子二女,但二子均夭折,张问莱念张问安为六房大宗,于是将子知训兼嗣于张问安。
二月二十二日,杨古雪夫妇料理完亥白丧事后,返回浙江。经三峡出宜昌,千里迢迢,多有题咏。四月十二日抵浙江杭州高士坊寓宅。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公元1816年)
张问莱在杭州编辑并出资刊刻张问安诗集《亥白诗草》八卷。张问莱《题识》云:“余伯兄亥白、仲兄船山,皆以诗名于世”;“余同胞三人,不数年间两兄继逝”,“余将乞养归矣,念两兄同抱伯道之悲,抚次遗编,深恐其湮没无传,用以所得微俸刊亥白诗若干卷,庶几并垂不朽。”张问安诗友、书法家王学浩作《叙》:“今年二月,余过武林,旗山出亥白诗稿索叙,始得读其全集”,“读之但觉其语淡而味腴,节短而韵长。盖将腴韦孟之外,另辟一径,以与唐人争席也。”
秋,杨古雪夫妇回到遂宁。
离开杭州前夕,将嘉庆十四年以后所作诗词整编为《古雪诗词续抄》,刊印并分赠亲友。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公元1817年)
四月二十七日,杨古雪病逝,享年45岁。
据《遂宁张氏族谱》记载,杨古雪去世后,葬于遂宁两河口唐家湾月亮坪张氏祖茔,两河口于1954年划归蓬溪县金桥乡管辖,杨古雪之墓已被盗毁。据有关人士实地勘察,杨古雪墓位于今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唐家沟中包嘴第四台土内,其墓在张船山墓右上方约三十米的草树丛中,张问莱之墓也在船山墓右上方约六十米的山垭下。惜1959年被当地农民梁崇信、廖受知挖毁,今墓址明显可见。据盗墓者廖受知交待:“我在1959年约三月间参加挖坟时,在第四台土草木中挖出了一大拱棺,棺木漆得很好,黑色,未进水。尸骨完整,头骨较小,脸部稍长,未注意头发,衣服黄色较多,有红、白色的,衣质还较好,钩不烂。后连尸骨丢于右侧瘦大土里,多久未烂。约两个月后,用火烧了,还闻得到尸臭。从棺木里捡到些金圈子、耳环、簪子、珠子,这座坟的碑也未见到,可能是1958年在修公共猪圈时挖走了。”
道光十八年戊戌(公元1838年)
张问莱卒于遂宁,葬两河口祖茔。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公元1849年)
杨古雪逝世三十二年后,其侄子杨世焘(杨继昂与女诗人高浣花之子,号聋山)将其浙本《古雪诗抄》二卷、《古雪词抄》一卷、《古雪诗词续抄》一卷合辑为《古雪集》三卷,并在旺苍高城堡九曲坡刊印,分送杨氏在广元、旺苍、遂宁、潼川、保宁(阆中)等地的亲友作为留念。《古雪集》收录杨继瑞嘉庆二年至嘉庆二十年(公元1797—1815年)间之诗词作品,收诗四百四十八首,词三十二阙,此前后者,惜已散佚。嘉庆《四川通志》收录其部分诗词,今四川遂宁文化馆还保存有全集。
公元2010年6月
旺苍作家王勇(笔名:潇湘)等完成《古雪集校注》,于2010年6月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百度网站收“古雪集校注”词条,多家报刊、网站介绍《古雪集校注》。
《古雪集校注》收录现存杨古雪全部作品诗448首、词32阕共计480首,是目前唯一公开出版的杨古雪作品集。
王勇:男,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作家,旺苍县作家协会主席,县政协文史员
灵溪寺佚闻
文成先
民国《广元县志稿》载:“灵溪寺是广元东路名寺”。自汉唐以来,这里佛音缭绕、书声朗朗,吸引着不少古代文人,流芳着诸多墨宝和传奇的佚闻咏史。
“五凤”与“五峰”及“灵气”与“灵溪”
明万历年间广元县令刘崇文,从《风水学》角度观察旺苍坝四周的地形时,吟咏了一首长达十四句的诗(见天符观刘崇文诗碑)。其中“九龙奔江已飞腾,五凤着地亦翱翔”句,即指旺苍坝北面的周家坝鹿门口(又叫龙门口)的周山形成了如同“九龙”奔入东河的飞腾气势,而南边的“五峰”山,就像蹲着欲飞的“五凤”。据考证,宋以前的现“五峰”叫“五凤”,发源于山麓的这条溪叫“灵气”,即凤之灵气之意。灵气同黄洋河交汇的三岔水位处建于汉唐的寺庙叫“灵气寺”。后宋人将“五凤、灵气、灵气寺”分别更名成“五峰,灵溪、灵溪寺”,至今沿用。故明代诗人杨瞻在《题灵溪寺》诗中有“溪山曲尽难名巧,方信苍苍造化神”句。
灵溪寺,不仅寺名、溪名、山名传奇,而且这里是川北东去巴南,西去利州,北达汉中,南通苍浪的古驿站。这里至今保存有灵溪寺至何家垭的石径古驿道,是川北研究古道的珍贵文物,也是游人攀登赏险的重要去处。
开设学堂的佚闻近史
据传灵溪寺“五凤”之灵气,代表着“风水学”中的文风,故这里自汉唐以来,就设立有学堂,其高僧不仅精通佛学,且教学亦专,吸引着不少远近学子前来求学。据赵汉成、杨永乾讲,这里曾培育出一个曹状元,至今尚存“状元墓”。流传较广的是唐代出生于利州的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其父为女觅“凤”之灵气,特选灵气寺学堂攻读三年。据已故的灵溪寺文化老人赵汉成和旺苍文化名人王孟坚讲,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里尚存“则天楼”,赵还于此仿建有“不倒翁”( 号)“乐汉台”。又据旺苍文化馆研究馆员杨荣生对东河镇白马村出土的唐碑考证,上有武则天的读书佛像。
1934年,红四方面军在旺苍坝进行为期三个月整训中,将彭杨军事政治学校迁到旺苍坝灵溪寺,12月上旬更名为红军大学,校长倪志亮,副校长李特。下设高级班、初级班、政治班、特种兵器班及教导队。其宗旨是培养工农政治干部人才,来充实和扩大红军与地方武装中的领导与指挥力量。
民国三十二年(1943),旺苍设制局立初级中学(旺苍第一所中学)由现一小迁于此,校长高元璞(广元中学第一任校长),教师米夏荣、尹建三、何晓峰、杨永乾等在这里任教七年,分春秋招生。
1958年秋,旺苍在此开办“旺苍农业大学”,后更名为旺苍农业技术学校。学校开设有园艺、农业、畜牧三个专业,学制为三年,招收学员对象以乡、村、社三级干部为主,1961年停办。1965年4月,为贯彻中央半工半读,半农半读两种教育制度,县人民政府在此开办农业技术学校,又称旺苍农业中学。
1985年,旺苍县人民政府在原农中农场基础上改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至今。自开办以来,学校规模不断壮大,由初办的9个班、517人,发展到现在的28个班、1800人。
陆游等古代文人的吟咏墨宝
灵溪寺、五峰、灵溪山水迷人,加之又是川北的古驿道,自古以来吸引着不少文人墨客于此游住和吟咏,流芳着诸多墨宝,为人们今天畅游红军城、探寻古驿道增添了不少情趣。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一生留下了近万首“立功疆场,赶走金人,恢复中原”的诗篇。南宋乾道八年,新皇帝宋孝宗即位后,下决心与金人决战,立即任命(早年在庐山的隐士)王琰为四川宣抚史,组建队伍抗金。当时,府址在今广元。王琰上任后做了两件抗金大事:第一,将府址迁至今汉中的南郑(当时四川分东西两川,东川为汉中平原,西川为成都平原);第二,邀请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做通判48岁的陆游为幕府军事参谋。那时的西安和西安以北均为金人的沦陷地,因此南郑已成了抗金的前沿阵地。当陆游接到王琰邀请后,于乾道八年(1164年)八月,携孥妻从夔州出发,经剑门关、旺苍嘉川铺、灵溪寺、木瓜铺(今天星乡先锋村)北上南郑,沿途皆有诗作,均收在《剑南诗稿》中。他对所经历的南郑以南的千山万水,深感“老来方知行路难,万里只作游山看”。其实并非游山,当他看到四川的大好河山时,不禁想到了被沦陷的大半个中国,更激起了他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雨中过灵溪寺古堠》一诗可见诗中写道:
道边相送驿边迎,水隔山青似有情。
岁晚无聊莫相笑,君方雨立我立行。
诗中的“雨”,隐指宗室河山沦陷的“风雨”,古堠,指灵溪寺后眺望敌情的高堡。诗人站在高堡上想到自己北上抗金,老百姓道边相送,驿边相迎热情,于是告诫自己,无笑我老,“君王已下定了抗金的决心,我也立下抗金的行动誓言”。
宋朝另一位诗人范伯杨,在仕途坎坷,心境凄凉的时候,于晚秋来到灵溪寺,并拴马夜宿,作《题灵溪寺》表悲秋思情。
门前寂寞嘉川路,楼外清凉百社潭。
万竹霜华明似玉,五峰秋色碧如蓝。
曾游绝景愿援笔,虽迫寒途亦驻骖。
水月未能澄俗虑,此怀著向老僧谈。
作者把自己洁净如玉的心境和贫寒的凝虑,凝聚于笔端,抒发寄托在寂寞的嘉川路的百社潭(红军城龙潭浩的龙潭),华明似玉的竹霜,碧如蓝的五峰秋色。曾游此绝景,并寒途拴马夜宿,深感这里水清月明,但未能澄清自己(俗人)的思虑,这心中的问题,只有问卜于灵溪寺的老僧。
明代诗人杨瞻,字舜原,岁寒暮宿灵溪寺,作《题灵溪寺》诗二首。
一
薄暮方寻荒寺宿,溪山险绝未疲神。
清泉当户如迎客,翠竹还墙又可人。
燕尾寒流三峡去,虎头壁画百年存。
夜阑更喜高僧活,为说招堤亦有春。
这首诗,写作者岁寒暮宿灵溪寺,因溪山险绝而没有疲倦无神。他看到的是清泉当户迎客,翠竹围墙宜人,寒冬东河的燕尾
船驶向三峡,寺内尚存的百年虎头壁画……夜阑人静,更喜同高僧谈论,溪山险绝的寒冬以后,就是春天的到来。
二
溪山曲尽难名巧,万信苍苍造化神。
鸟道依稀天上路,林居仿佛画中人。
松载老鹤犹嫌小,石荡清泉不记陈。
松柏含烟塞古寺,逼梅花泄殿阁春。
这首诗写“五峰”,“灵溪”名巧。这巍峨五峰,潺潺灵溪是神的造化,是苍天的恩赐。那通向何家垭的古道,就是李白《蜀道难》中的鸟道;山林中居住的人家仿佛是绚丽图画中的人,那松载嫌小的老鹤,松柏含烟的古寺,殿阁绽泄的梅花等,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1992年,在草长鹰飞、蝉鸣幽谷的暮春,有个教师登驿道去南阳,有感作《登驿道何家垭》句:
姹紫嫣红满谷霞,蝉鸣翠柏啼恰恰。
头顶天空簸箕大,穿云破雾飞何垭。
类似上述古代和近代文人,咏颂灵溪寺的作品还比较多,在他们的笔端的五峰、灵溪、灵溪寺如同人间仙境。然而,这广元东路的名胜灵溪寺,在漫长的苍桑变换的社会里,几度被毁,几度重建,特别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文革中厄运倍加,曾为养猪场,寺庙片残无存。尽管如此,这巍巍五峰、悠悠灵溪、古老驿道,职中的书声依然如初,一样可供游人仰止。据悉,灵溪寺已被旺苍县委、县人民政府列为“红军城”景区规划之一,届时,一个新的“灵溪寺”将更全面的展示出川北灿烂历史文化的不朽光辉。
文成先:男,旺苍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退休干部
何润身与《狗腿赋》
黄立诗
何润身,字慎斋,清咸丰时广邑廩生,生卒不祥,旺苍高城堡(今农建乡杨岭村)人。其父何裕,清中叶入国学,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继任四川学政,并出任河南省祥符县县令。润身为何裕长子,住青杠坪。润身幼时天资聪慧,读书用功,过目能记。及长,学识丰富,行文笔法苍劲,犹长诗赋。其作品有《阆苑歌》、《渡人舟》、《渔歌》、《摆鬼》、《狗腿赋》等诗、赋多篇及部分楹联,今民间尚有散存和口传。民国《重修广元县志稿》载:“何润身同赵家瑞聪颖绝伦,文字清妙,被呼为神童。”清咸丰年间,应保宁(今阆中市)府考,闻考卷未下,伏案熟睡。及醒,见多数人已成卷,时急,慨然命笔,作《阆苑歌》一首了卷。主考官阅后,颇为赏识,批“笔有仙气”,后发专榜,名列第一。众皆震惊。惜于次年赴成都省试,病殁锦州(今绵阳市),时年二十有二。
何润身的《阆苑歌》、《渔歌》、《渡人舟》等诗作已在《旺苍县志》、《旺苍文史资料》等刊物上得见其文,唯《狗腿赋》至今未见其面。近日,笔者有幸在木门镇民间搜集到何润身所作的《狗腿赋》。何润身的这篇赋,使狗腿子的丑恶嘴脸跃然纸上。
《古代汉语词典》云:“狗,一种家畜,即犬。梁启超《谭嗣同》:‘若皇上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比喻供人役使、助人作恶的帮凶。清·蒋士铨《香祖楼·蚓悔》:‘凭他狗腿乌龟,不异至亲好友。’”狗的听觉、嗅觉很敏锐,性机警,能看门或帮助打猎等。狗腿子,喻走狗,骂人的话,指为有权势的人奔走帮凶的人。
附何润身的《狗腿赋》:
狗腿赋
今夫大堂之下,有总头头焉,其人伊何,厥名为狗,性最贪饕,力能奔走。唤案则籍官搕索要布要钱,办公则托故支吾畏尾畏首。虽则四足,偏能到赶山,俨若重环善合上班伸首,见乡愚而赫诈导人冤枉之钱,遇是非而刁唆吃人模糊之酒。尔其错披人皮,自同物畜,祖宗之孽有余,儿孙之罪不足。农工商贾四民内无此东西,鸡彘牛羊与为匹敌,入衙门而办事挣个领班,傍州县以称能图些饮食。此物此类,乃禽乃兽,不循天理,丧尽良心,守夜看堂一付皮毛可恶,咬牙错齿遍予身嗓难闻。脸生六月之霜吠非其主,肚跑百亩之粪坐享其成。作事拿腔漫道狐威似虎,肥头大耳须知名字叫人。其为腿不瘦不肥,亦屈亦直,卧既易惊,走还能疾,麾之使去行行勒马轻蹄,招之即来步步疑磨驴陈迹。豹徵君子之变窥豹影而屁流,虎作大人之文见虎威而尿滴。闻风扑影,似猪八戒挥地瓜根,坐地分肥,如癞结包食自来食。如宋之契,如晋之熬。威虎依蹠,胆敢吠尧。地羊子什么心肠啃骨咂髓,皮娃儿有何才干求疵吹毛。虎落平原曾受欺于若辈。兔离狡窟竟被获于尔曹。岂真田猎有功捷足多得,只见米汤与喝长舌几摇。然而人心易丧,天运难留。拔毛可虑,失足堪忧。遇事牵连难解,真如吃粽,被人絷缚虽瘦,亦必熬油。可怜半世辛勤安乐窝吨教灰烬,堪笑一生罪恶豢养的尽付东流。两手皆空,自然露出马脚,四门无路,只好叫个龟头。立起一根,坐倒一块。乌龟有壳,酱油自买。因几次提牌拿召曾添姜盔,故多年门户萧条如浮孽海。身牵赌局啯噜子碎零刀剐,戏唱顶罐广东人横戳顺摆。于是帖耳乞怜,垂头若靡。悔不曾戴个帽子见事学人,再休想滚到茅厮饱餐几嘴。从前装大,雄赳赳辄卧粪堆,此日丧家,气灭灭全无油水。早知菜包易尽,就该半路回头,到底人事难凭,空付了四条好腿。嗟骨乎谁收痛无粪兮熟指,只事谦诉乞人遭打骂而夹尾矣。
黄立诗:男,中共旺苍县委党史研究室退休干部,县政协文史员
股匪王三春在干河片断
史怀万
王三春本名王汝仁,四川平昌人。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以来,时犯旺苍北部山区水磨坝、檬子潭、干河坝及陕南宁强、南郑等地区。尤其是干河坝(今鼓城乡)山大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是川、陕古道和广元(今旺苍)、宁强、南郑三县结合部,是王三春股匪经常出没的地方。这股土匪少则六七百人,多者号称三千余众,装备有步枪、大刀和长矛等武器。每到一地,拉夫劫粮,奸淫妇女,民众深恶痛绝。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时逢军阀混战时期,地方政权如同虚设,他们不但无力剿匪,维护地方社会治安,反被王匪劫持,扣作人质。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十月,广元县在元山坪(今鼓城乡元山村)设立十团区,常驻武装团丁20人。团防局民团队长史连升派教练长吴万泰前往北斗滩(今檬子乡柏杨村)招安大刀会唐烈部雷容,得步枪3支,王三春格外眼红,跟踪到吴的住处,想从吴手中夺走抢支,双方开火,吴抵档不住,带枪逃回元山坪。王匪夺枪无果,随即至檬子潭吴的老家竹园坪,将吴之老母扬氏及家兄和妻子劫作人质,押往北斗滩,逼吴交枪赎人。继而王匪又软硬兼施,将吴妻和家兄放回,逼吴交枪。团防局将匪情上报国民广元县府,请求派兵清剿。广元县府拟派蔡营长率队前来,王获消息后,将吴母杀害,逃出北斗滩。
不久,王三春与另一股匪李纲武合流,进犯干河坝。元山坪团防局团总史廷炳遭绑架,劫于匪巢,扣作人质,经北斗滩押往元坝子(今陕西南郑县元坝镇),要挟团防局送枪支、弹药若干赎人。史受尽折磨,后来史氏族人巧扮土匪混入内部,才将史从匪窝里救回。不日,水磨坝(今水磨乡)民团队长冯光汉又遭王匪绑架劫走。地方团防局风雨飘摇,遭受如此劫难,平民百姓受害更深。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4月,王三春虽然接受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旅长赵寿山招安,被委任为川陕边区游击司令,驻防陕西镇巴,但仍匪性不改,常流窜到川陕边境烧、杀、抢劫。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广袤的川北大地遭受严重干旱,庄稼颗粒无收,加上匪患猖獗,庶民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外来逃荒者络绎不绝,当地住户十室九空。偶有几户有存粮而未外逃的农户,便成为他们的抢劫对象。由于王匪活动频繁,许多逃难的人无家可归,难逃饿死、冻死的厄运。
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王三春率土匪武装号称三千余众,分别驻扎在谢家湾(今檬子水帘村)、胡家湾(今英萃镇中山村青林社)、河口上(今英萃镇中山村河口社)、元山坪(今鼓城乡元山村)。当地乡民获消息后逃跑一空。五月,广元驻军派部队前来清剿,王匪部敢死营营长邓太太(王之三姨太)率敢死营在庙梁上(元山坪以西南)与前来清剿的广元驻军先头部队正面接触,经过一个早晨的激烈战斗,邓太太身中数弹身亡。敢死营抵挡不住撤退到元山坪,王三春如惊弓之鸟,命号兵连几十只号一齐吹响,集结附近所属匪部于元山坪,次日逃窜,经陕西黎坪方向逃往汉中。
王三春逃至汉中附近,被围半月,突围后,流窜陕西镇巴一带,重振旗鼓,占据镇巴县,引起国民政府和西安行营的焦虑和不安。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三月,西安行营主任兼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奉蒋介石令,令驻商县并任西荆公路预备第一师师长谢辅仁率部队入山进剿。谢辅仁化整为零,联合友邻部队,历经十个月的围剿,终将王匪残部围困在户县秦岭北麓的太平峪,王弹尽粮绝,缴械投降(见潇湘《红色记忆、川北、陕北》64页)。至此,活动在川陕两省秦巴山区长达30多年之久的王三春匪患终告平息。当年12月31日,蒋介石下令,将王三春在西安处决。
史怀万:男,旺苍县英萃镇退休干部,县政协文史员